珠宝玉石的起源及其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20 06:42:15 | 次浏览
《诗经》里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琼,玉之美者;琚,佩玉。许慎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在我国古代,玉被赋予了温润谦和的内涵,2014年琅琊榜热播时,江左盟宗主梅长苏自江上乘船而来,被评价为“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梅郎外表俊朗,聪慧儒雅,观众们称其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珠宝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妻刘兰芝离开夫家时:“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充分体现了珠宝不仅可以装扮外在,还可以给人信心,让人变得更加自信。珠宝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千年前,东方农耕文明与西方的海洋文明的差异,使东方人偏爱玉西方人偏爱彩宝,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珠宝玉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信仰文化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受老一辈规矩的束缚,恋爱肯定是自由的,结婚也越来越追求自由,庆祝结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而有一条从未改变——结婚必买钻戒。
钻石“Diamond ”一词源自希腊语“Adamas”,意为不可战胜。钻石大多于数十亿年前在地幔深处受高温高压形成,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是印度。大约3000年前,在印度德干海得拉巴附近的戈尔康达地区,人们在戈达瓦里和克里希纳河之间的峡谷内冲积矿床中发现了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钻石。一直到十七世纪,印度都可以说是钻石的唯一产地。2500年前,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印度开始有组织的开采钻石,加工后的钻石在贵族中流传。此后印度开始了钻石交易,钻石也开始通过“钻石之路”传向西方世界。
公元前1到3世纪,罗马帝国将钻石应用于戒指镶嵌之中作为装饰,钻石的光彩也被赋予了犹如“爱情的火花”一样的涵义,直到1477年,奥地利国王克西米利安一世在向法国公主玛丽求婚时,将一枚镶有钻石的指环戴在玛丽的手上,这是历史上第一枚结婚钻戒,开启了用钻戒求婚的先河。15世纪之后,钻石成为了西方皇室贵族王冠、首饰镶嵌的宠儿,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就被镶嵌在英国王室的权杖之上,象征着无上的权力。
1886年,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推出了首款订婚戒指,这是在钻戒的世界中,首次将钻石凸镶于戒环之上,并由六个铂金细爪固定,让光线能够进入宝石,最大程度地折射出夺目光华——六爪镶嵌也成为了数实际来经久不衰的经典款式。自那时起,送一枚钻戒给自己的新娘作为爱情信物逐渐成为了传统。
钻石的历史源远流长,钻石作为爱情的信物,同时也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人们不仅爱设计精美,款式新颖的钻石戒指,更爱钻石的稀有、纯洁和坚韧的品格。
红宝石英文名称为“Ruby”,它源自中世纪拉丁语词汇“Rubinus”,意指“红色的石头”。红宝石在圣经中被提到四次,与美貌与智慧相关。
在印度梵文中“Ratnaraj”的意思就是“宝石之王”,象征着永不熄灭的圣火。红宝石颜色艳丽,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把红宝石随身携带,用来保佑平安。在《后汉书·西南夷传》中就有记载,当时人们将红宝石称为“光珠”,认为红宝石能够带来光明之神的力量。
《旧唐书·肃宗纪》言:“上元二年壬子,楚州刺史崔侁献定国宝玉十三枚……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宋代高似孙《纬略》引唐代《唐宝记》言:“红靺鞨大如巨栗,赤烂若朱樱,视之如不可触,触之甚坚不可破。”
红宝石自古以来就深受国人喜爱,后来又被誉为“爱情之石”,象征着热情似火,爱情的美好、永恒和坚贞。
在刚玉宝石中,除红宝石外,其他颜色刚玉宝石通称蓝宝石,蓝宝石颜色丰富,除了蓝色,还有紫罗兰色、黄色、粉色、绿色、白色等。
蓝宝石英文名称为Sapphire,源于拉丁文Spphins,意思是蓝色。波斯人认为大地由一个巨大的蓝宝石支撑,蓝宝石的反光将天空映成蓝色。在古希腊和罗马,国王和王后深信,蓝宝石可以保护它们的主人远离嫉妒和伤害。蓝宝石被认为是最适用于教士环冠的宝石,传统的做法把基督教的十诫刻在蓝宝石上,神职人员佩戴蓝宝石,意味着天人合一。
普通人觉得蓝宝石会带到上天的祝福。十九世纪著名探险家Richard Burton,他也是《一千零一夜》的作者,有一颗硕大的星光蓝宝石,江南体育app下载他把这颗蓝宝石视为护身符,他觉得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一下蓝宝石,想要的一切就来了,幸运永远伴随着他。
一直以来,蓝宝石就被看作是忠诚和坚贞的象征。被称为“命运之石”的星光蓝宝石的三束星光带,也被赋予忠诚、希望和博爱的美好象征。1981年,一颗蓝宝石被镶嵌到戒指上作为英国查尔斯王子与安娜的订婚戒指,从此蓝宝石风靡全世界。
祖母绿英文为Emerald,源自波斯语Zumurud,意为绿色之石。在中国,祖母绿原译为助木刺,后在《西厢记》中被译为祖母绿,流传至今。公元一世纪,罗马老普林尼的《自然史》中这样描述祖母绿:“…没有什么比它更绿了”,“如果要放松眼睛,没有什么比凝视祖母绿更好的方式了,它温和而碧绿的颜色可以抚慰和消除他们的疲劳和精神不振。”一直到今天,绿色依旧是用来缓解压力和眼睛疲劳的颜色,祖母绿也被认为能够抚慰心灵,激发创意和灵感。
祖母绿自古就是珍贵宝石之一。据考证,4000多年前,祖母绿被发现于埃及尼罗河的上游、红海西岸地区。在波斯湾的古迦勒底国,女人特别喜爱祖母绿饰品。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希腊人也喜用祖母绿做首饰。《旧圣约经》中有记载:基督徒认为耶稣的复活与祖母绿有关,它是重获新生的象征,具有神圣的力量。
中国人对祖母绿也十分喜爱,不过在我国出土文物中一直到明朝之后才有祖母绿的身影。明、清两代帝王尤喜祖母绿——明朝皇帝把它视为同金绿猫眼一样珍贵,有“礼冠需猫睛、祖母绿”之说。明万历帝的玉带上镶有一特大祖母绿,现藏于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馆。慈禧太后死后所盖的金丝锦被上除镶有大量珍珠和其它宝石外,也有两块各重约5钱的祖母绿。
翡翠,其英文名字称为Jadeite,来源于西班牙语Pridra Yiada,意为佩在腰部的宝石,在十六世纪翡翠被认为是一种能治腰痛和肾痛的宝石,在我国古代,翡、翠是分别用在指赤羽雀和青羽雀。虽然“翡翠”一词在我国典籍中很早就已经出现,实际上直到明朝时期,现在所言的翡翠才从缅甸传入中国。清康熙时,缅甸国王常将翡翠作为贡品进贡。不过据清朝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记余幼时,云南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也就是说,翡翠文化大约从乾隆年间开始兴起,从此翡翠大量进入皇亲国戚阶层,为上流社会的人重视。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痴迷于翡翠,她将翡翠中的珍品称为“皇家玉”,在其陪葬品种,有大量优质翡翠制成的西瓜、桃子、荷叶、白菜等珍宝,另有27尊翡翠佛像。宋美龄女士也是一名翡翠发烧友,1997年,她出席自己的100岁生日宴会时,佩戴着整套翡翠首饰:翡翠耳钉、翡翠珠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尽显高贵雍容,让当时的宾客和媒体大饱眼福。
贵金属作为镶嵌类珠宝玉石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提到的贵金属,指的是被广泛应用于镶嵌或搭配珠宝玉石的黄金、K金、铂金等。
“黄金”一词,最早来源于梵语,意思是“照耀”。黄金作为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识别。黄金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罗马时代。我国开采使用黄金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之前,黄金一直作为通行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在今天,黄金也依旧履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被视为是财富的象征。我国冶炼工艺发达,从春秋战国出土的文物就能看出超高的黄金冶炼技术,黄金被作为器具、装饰物被贵族广泛应用。随着工艺的发展,黄金成色不变但硬度更高的3D金走进市场,成为黄金配饰领域的佼佼者。
K金是黄金和其他贵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如银、铜等,K金硬度比黄金要高,更耐磨损,颜色丰富,K金首饰也越来越受欢迎。
人类对铂金的认识利用晚于黄金,在人类使用铂金的2000多年来,它一直被认为是最高贵的金属。在18世纪,铂金已经进入欧洲,并备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偏爱,铂金被称为“唯一与国王称号相匹配的贵金属”。温莎公爵夫人对铂金的经典诠释为“下午五点过后,你应该佩戴铂金。”铂金凭借其非凡的光芒和非凡的气质一直深受西方皇室和贵族的深爱。
这次我们就简单介绍了五大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的起源和发展,每颗宝石由其形成到被人类发现并利用,是一个长达数十亿年的过程。每一颗宝石都得来不易,每一件珠宝都因遇见珍惜它的人而绽放出生命中最灿烂的色彩。
珠宝玉石文化源远流长,珠宝的类别也特别多,下次我们再聊珠宝玉石的分类及各自的特征。